蓝天保卫战一词首次出现是在2017年李克强总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随后,在2018年7月国务院印发打赢三年蓝天保卫战行动计。时至今日,蓝天保卫战三年计划时间已经过半,虽然自2018年以来各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存在部分地区大气污染严重反弹、治理不稳定等问题,不论是重点区域,还是非重点区域,因为空气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所以城市之间的空气污染物是相互影响的。大气污染防治作为治理环境污染问题的重点之一,治理大气污染一直都是各个地方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吉林省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持续改善。2018年,全省9个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0%,重污染天气较2017年减少30余天,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二氧化硫等年均浓度均下降在10%以上。
虽然环境空气质量得到了持续改善,但仍然有前进空间,需要坚持不懈的做到更好,尤其是今年是三年蓝天保卫战计划的攻坚之年。为打赢蓝天保卫战,今年,吉林启动“一微克”行动计划,确定目标为各项污染物实现比2018年减少细颗粒物(PM2.5)排放10.32万吨,年均监测浓度降低6.15微克,减少二氧化硫(SO2)排放1.68万吨,减少氮氧化物(NOx)排放4.15万吨的目标。
“明确”是这一行动的亮点,具体有三方面的表现:
确定了重污染天气的主要成因
众所周知,秋冬季节最容易引发重污染天气。临近秋冬,重污染天气的防治引起了生态环境部等部门的重视,如何应对重污染天气,便于以有效方式遏制污染反弹,是各地都在积极探索的重要问题。随着城市空气质量的好转和重污染天气天数的减少,表明了重污染天气不是不能防治的,重点是要抓住找准成因,直击源头,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针对重污染天气,吉林省确定了造成本地区秋冬季空气质量恶劣的主要因素是燃煤和秸秆露天焚烧污染,主要污染源头确定了,在防治重污染天气方面“一微克”行动计划就能取得奇效,从而大大提高大气污染防治的效率。
减排目标具体准确
从工作计划目标中可以看出,降低PM2.5是“一微克”行动计划的重点工作,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处长李文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吉林根据重点城市源解析结构,已经确定了全省细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从高到底依次为燃煤、扬尘、机动车、生物质尘、工业尘和其他。除此之外,运用重点区域所应用的第三代环境空气质量预测模型,综合各类影响因素,对管控措施和实施效果进行了科学测算,从而针对性的制定了PM2.5精确的减排目标。
采取的措施精准量化
吉林“一微克”行动计划根据各地区的空气质量差异,制定了差异化目标,主要聚焦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重点时间段,对大气污染实施更精细化管控,量化管控,提出了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方式等7大类23项具体任务。
其中对燃煤、机动车、扬尘、生物质尘、工业尘等不同来源的细颗粒物减排措施可实现的PM2.5浓度削减值进行精准分析。
不论是国家还是地方,在大气污染防治上,越来越精细化是各地一个共同点,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差异化目标,将重点放在污染程度重、污染难治理的“硬骨头”上以及最易引发重污染天气的时间段。蓝天保卫战将进入“冲刺阶段”,今年秋冬季的大气污染防治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收官之年能够取得的目标成果。
上海博测环境专注环境空气质量和企业废气排放在线监测15年,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的技术服务团队,为用户量身定制环保达标监测解决方案并提供优质监测设备。博测环境始终坚持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为己任,携手用户共同努力,精准监测分析,废气达标排放,助力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博测环境的污染物监测系统均采用进口先进设备,品质保证,高性价比,多年来,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与好评,可放心选购。欢迎拨打咨询热线400-021-0446免费咨询更多详情。